17期目录

重大工程

林华敏,刘世夔,俞刚林,王伟,黄心颖,李志正,陈芬芬,王梅杰/BIM技术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中的应用/1

武超,王伟,王荣辉,林华敏,黄心颖,李志正,王义志,王梅杰/小型化质子加速器机房防辐射大体积重混凝土制备及施工技术/4

唐洲平,黄心颖,孙同盼,林华敏,刘飞,陈芬芬,王义志,游桥/小型化质子加速器机房结构施工技术/9

林华敏,刘飞,宋双,王梅杰,黄心颖,王义志,王健/多层叠加医疗加速器机房施工技术/ 13

黄心颖,刘清,刘文,李志正,陈芬芬/小型化质子加速器机房防辐射建造关键技术/17

信息化

景万,李思琦/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途径/22

王灵子,姜仁贵,朱记伟,张国红,卫星凯,刘新怡/基于数字孪生的铁道工程预制构件生产线智慧管理系统研究/29

杨杰,冯云龙,马子媛,张静晓,史小丽,李慧/基于北斗定位与信息化技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研究/34

龚旭峰,郭晓豹,王鸣翔,杨利剑,王露倩,李聪/BIM技术在大型货运机场转运中心全专业深化设计中的应用/41

BIM+三维扫描技术在大型机场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陈奕才,蔡庆军,蔡文浩,卢建文,崔喜莹,45-47

蒋东艳,吴迪,张健,李倩倩,宋甜甜/基于BIM的铝合金模板配模及深化设计研究/48

钢结构

邢天峰,王秀丽,陶志山,张艺凡,苟宝龙/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安全分析与现场监测研究/ 52

王自伟,冀智,张雷,朱富力,骆建坡,陈利敏,徐浩/国家速滑馆大跨度马鞍形索结构吊挂荷载施工技术/57

叶海森,李亚,王心田,李宏武,张旭军,李慧,张扬,夏秋月,于洪君/北疆明珠超高层钢结构整体提升技术/60

王永生,罗伟,夏康,陆路,王贺/大跨度屋面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65

孙玉厚,高文光,张兵,张兰芳/三亚体育场不规则支承轮辐式索桁架组合结构施工技术/69

展开全文

张建基/非同心双层轮辐状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77

柯江华,张宏磊,谢心谦,赵亚鹏,郭金鹏/某改造项目大跨度高空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82

柯江华,牛童,黄春峰,卫星,王丽丽/大跨度超长悬挑结构贝雷架高空支模施工技术/86

道路与桥梁

罗程巍,钟振华,朱勇骏,姜旭/公轨两用大跨长联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技术/90

李向前,吴柯娆/软弱松散地层中桥桩钻孔稳定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94

贺红星,谢卫,邓运生,袁达,陈严良,田浩,龚政,董义/双层钢桁梁桥节点跟随式步履顶推技术研究/99

高层建筑

秦天保,韩文涛,郭学卫,滕洪园,张明涛/智能监测技术在超高层塔冠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104

李栋,赵翔,田新泉,雷富匀,廖群辉/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固定弧形模板体系设计与应用/108

地基与基础

朱俊樸/内支撑设计对海相软土地层钢板桩支护体系水平变形的影响研究/112

张传海,王长锁,黄宁,罗曦,吴天鹏,何天兵/复杂地质条件下旋挖钻孔灌注桩三段式成孔技术/117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刘小燕,董三升,雷拓/钢-混凝土组合屋盖修复与改造设计/121

文/章/导/读( 部分)

( 点击题目链接即可下载)

在《 BIM技术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中的应用 》一文中, 林华敏,刘世夔,俞刚林,王伟,黄心颖,李志正,陈芬芬,王梅杰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存在设计协调难度大、设备与预埋安装精度要求高、机电交叉施工难点多等问题,通过引入BIM技术辅助设计施工,研究切实有效的应用方法,基于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优化、管控成本核算,深化质子机房钢筋,优化质子机房预埋碰撞问题,并控制净高、深化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图纸,应用BIM技术显著提升项目质量、安全、成本效益。

基金项目: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2022年科技研发课题:基于质子、电子、带电粒子等放射超小型诊疗中心集成建造技术(CSCEC3Z-2022-02)

引用本文:林华敏,刘世夔,俞刚林,王伟,黄心颖,李志正,陈芬芬,王梅杰.BIM技术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1-3+8.

景万,李思琦在 《 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途径 》一文中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数字中国”与“中国智造”至关重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BIM、区块链和软件定义等数字化技术的有效集成,可实现建筑业与数字化的有机融合。通过整合供应链,逐步构建建筑业供应链生态系统,利用数字化交付搭建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协同工作机制,使数字建造推动工程质量稳步提升。供应链、数字化交付、数字建造是共同构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协同推进。

作者简介:景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jzyxhjw@163.com

引用本文:景万,李思琦.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途径[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22-28.

在《 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安全分析与现场监测研究 》一文中, 邢天峰,王秀丽,陶志山,张艺凡,苟宝龙指出天水体育中心体育馆屋盖为钢网壳结构,结合分块吊装和整体顶升方法施工屋盖,施工过程中结构力学性能动态变化,为研究钢网壳结构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保证结构安全,利用ANSYS对结构顶升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杆件及结构在各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并分析顶升过程中结构的力学性能。根据模拟结果,结合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在现场布设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力应变。结果表明,施工杆件应力水平均处于弹性范围,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引用本文:邢天峰,王秀丽,陶志山,张艺凡,苟宝龙.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安全分析与现场监测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52-56+81.

罗程巍,钟振华,朱勇骏,姜旭在《 公轨两用大跨长联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技术 》一文中指出,钱塘江新建大桥为公轨两用大跨长联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结构,拟采用悬臂拼装法或顶推施工法。为保证施工安全,建立采用悬臂拼装法、顶推施工法施工的桥梁模型,比较其结构应力和竖向位移,结果表明悬臂拼装法施工不具有优势。故研究采用顶推施工法时,减小临时墩跨径、有无加劲弦顶推、增设墩旁托架的结构应力和竖向位移,并根据不同合龙方案的结构应力和竖向位移,比较其适用性。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宜采用无加劲弦顶推并增设墩旁托架的方式,取80m临时墩跨径较合适,宜采用对中合龙,并先合龙钢桁梁、后合龙加劲弦的方式。

作者简介: 罗程巍,助理实验师,E-mail: mercurylll@shu.edu.cn

通信作者:姜旭,副教授,E-mail: jiangxu@tongji.edu.cn

引用本文:罗程巍,钟振华,朱勇骏,姜旭.公轨两用大跨长联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90-93.

朱俊樸在《 内支撑设计对海相软土地层钢板桩支护体系水平变形的影响研究 》一文中指出,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某项目综合管廊基坑工程中,使用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为研究海相软土地层中钢板桩支护体系变形的影响因素,使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构建地层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的布置间距和内支撑材料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内支撑布置间距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在Q195~Q355强度等级范围内,增加钢管内支撑刚度能有效减小基坑变形值,基坑水平位移最大值主要分布在开挖作业面处,基坑水平位移随开挖作业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引用本文:朱俊樸.内支撑设计对海相软土地层钢板桩支护体系水平变形的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112-116.

在《钢-混凝土组合屋盖修复与改造设计 》一文中,刘小燕,董三升,雷拓指出,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宴会厅钢-混凝土组合屋盖发生坍塌事故,结合检测鉴定、结构验算分析结果和现场施工条件,提出屋盖修复与改造设计方案。采用钢支架对原屋盖结构主钢梁进行提升,主钢梁位置恢复后继续使用。将原屋盖改造为双层金属复合板屋盖,重新设计屋盖支撑体系和主钢梁拼接节点,并对柱上牛腿进行加固补强。结果表明,本工程屋盖修复与改造设计方案切实可行,达到节约成本、保证结构安全的目的。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21JM-178)

通信作者: 雷拓,博士,副教授,E-mail:leituo616@163.com

引用本文:刘小燕,董三升,雷拓.钢-混凝土组合屋盖修复与改造设计[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7):121-125.

更多精彩文章详见《施工技术》2022年第17期杂志

18期目录

道路与桥梁

王敏,袁超,肖浩,田飞/全预制装配式刚构桥一体化架设关键技术/1

贾晓军,冯仁东,刘治国,来枭雄/复杂曲线钢混组合梁线形控制关键技术/6

汪家雷,吕林,李青杠,侯志强,周满/施工阶段预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箱梁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10

张应红,刘涛,周文/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主梁现浇吊架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15

于利存,袁朝华,张立/基于车桥耦合分析的不中断交通桥梁拼宽工艺研究/19

刘海宽,张会礼/基于受力优化的独塔斜拉桥换索施工关键技术/25

何振东,丁巍,谢岚/大跨连续刚构桥预应力张拉顺序影响分析/29

陈爽,唐慧琪,李继芸,文涛,陈威庭,李福海/低湿环境对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影响分析/ 34

张国强,王晓山,黎祖金/逆向穿索工艺在埃及鲁德·法拉杰轴心大桥施工中的应用/39

窦勇芝/连续梁拱桥吊杆更换过程中内力重分布研究/44

刘俊学,郝聂冰,刘茂娜/索股入深鞍槽索鞍施工关键技术/48

陈山亭,孙乾栋/珠海洪鹤大桥主桥中跨合龙施工技术/51

唐香君,易建文,陈鹏,万勇,周睿,夏杰/绿地中心·杭州之门钢拱连桥转体施工技术/54

刘文建,刘宇峰,陈鸣/桥梁高墩液压顶升整体式钢架平台翻模设计与施工/58

舒诚,邰真军,曹涛,吴楚枫,孔令云/FCC废催化剂-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63

地下工程

刘光辉,宗鹏程,徐子邦,孙诚涛,李平,史江伟/明挖隧道施工引起紧邻信号塔三维变形影响因素研究/66

周国金,李九超,董永泽,张超超/超大跨度公路隧道V级洞口段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研究/72

郝俊锁,刘俊峰,邱志洪,王国我/狮子山隧洞穿越P2β3地层向斜构造突水突泥灾害源探测及致灾机理分析/78

王国富,刘逸辉,李伟,荣文强,孙捷城/盾构隧道近距离斜侧穿建筑物群桩基础施工参数影响研究/85

邹翀,潘岳,王华/山岭隧道层状岩体岩爆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90

赵朋/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紧邻下卧隧道隆起变形的联合控制方法/96

化晓锋/采煤沉陷对泵站平台影响的理论计算与监测对比研究/104

混凝土

丁传海/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弱化规律试验研究/108

张飞龙,魏丙华,李昕成,张红杰/振动搅拌工艺下UHPC力学性能研究/113

地基与基础

李帅,许伟群,娄学谦/潮间带地区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斜桩吊打关键技术/117

建筑工业化

金曈,李进军,王平山/“双碳”目标背景下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研究/122

建筑结构

康志明,朱元友,李影,蒋雨芮/铁路旅客站房跨越地裂缝建筑室内构造措施研究及优化设计/126

文/章/导/读( 部分)

( 点击题目链接即可下载)

王敏,袁超,肖浩,田飞在《全预制装配式刚构桥一体化架设关键技术 》一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套全预制装配式刚构桥一体化架设快速施工工艺,解决了常规一体化架桥机工效不匹配及传统悬拼工艺工期长的问题,实现了高度城镇化地区该类型桥梁的快速施工。该工艺采用新型一体化架桥机同步安装预制节段梁、墩顶块和预制墩身,且中墩节段梁采用常规悬臂拼装,过渡墩节段梁通过将墩顶块临时固定和布置临时预应力束,将传统边跨半跨悬挂优化为悬臂拼装,从而使得安装工效由39.5d/联提高至32d/联,有效缩短了安装工期,同时降低了对交通、环境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敏,袁超,肖浩,田飞.全预制装配式刚构桥一体化架设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1-5.

在《 复杂曲线钢混组合梁线形控制关键技术 》一文中, 贾晓军,冯仁东,刘治国,来枭雄简要介绍了山区复杂曲线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特点与施工方案,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线形控制难点,针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线形控制开展了预拱度计算、工厂制造预拱度设置技术、吊装节段制作线形控制技术、顶推施工线形控制技术以及落梁过程的预拱度及线形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山区复杂曲线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线形控制难题。

基金项目: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科研项目:钢板组合梁桥标准化、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18-04)

引用本文:贾晓军,冯仁东,刘治国,来枭雄.复杂曲线钢混组合梁线形控制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6-9+43.

在《 明挖隧道施工引起紧邻信号塔三维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一文中, 刘光辉,宗鹏程,徐子邦,孙诚涛,李平,史江伟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海安高铁站站房明挖隧道(基坑)施工对邻近浅基础信号塔三维变形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明挖隧道施工作用下,超高信号塔的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垂直位移。围护结构的角点和拐点处存在明显的三维约束效应,此位置的信号塔位移明显小于基坑中部的塔位移。明挖隧道施工至坑底时,信号塔位移随基坑-塔的水平净距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信号塔距围护结构0.56H_e(H_e为基坑最大开挖深度)时水平位移达到最大,距围护结构0.25H_e时沉降最大。当基坑围护结构从钢板桩过渡到1m厚地下连续墙时,信号塔水平位移的降幅高达98%。海安站房明挖隧道工程的围护结构很好地限制了信号塔位移,最大水平位移为43.2mm,产生的倾角(1/1 157)远小于建筑物的极限倾角(1/500)。

引用本文:刘光辉,宗鹏程,徐子邦,孙诚涛,李平,史江伟.明挖隧道施工引起紧邻信号塔三维变形影响因素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66-71.

在《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弱化规律试验研究 》一文中, 丁传海为研究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弱化规律机理,以长12mm、含量0.6%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温后试样进行单轴压缩、三点弯曲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弱化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变化规律整体一致,差别在于相同高温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劣化程度较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质量损失量和烧失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趋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400℃为分界温度;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折性能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温度为600℃时劣化程度最大为80%以上。

基金项目: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2022-2090)

引用本文:丁传海.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弱化规律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108-112.

李帅,许伟群,娄学谦在《 潮间带地区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斜桩吊打关键技术 》一文中指出,在海上风电桩基础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潮间带地区水位不足无法使用打桩船打桩情况。针对施工难点,介绍了一种能在斜桩吊打施工中同时为6根倾斜工程桩进行辅助定位的沉桩导向架,同时利用船舶坐底,采用双起重机联吊,振动锤与液压锤联合沉桩的施工方法。经越南风电项目工程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能有效克服潮间带地区海况恶劣、潮位不足等不良施工环境,且兼具施工效率高、沉桩质量好等特点。

引用本文:李帅,许伟群,娄学谦.潮间带地区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斜桩吊打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117-121.

在《 “双碳”目标背景下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研究 》一文中, 金曈,李进军,王平山指出装配式装修是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可解决目前传统装修方式带来的高耗能、噪声、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多等问题。结合华建装配式集成技术试验楼中装配式装修工程应用对基于SI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I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技术可推动建筑长寿命发展,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减少碳排放,在我国目前“双碳”背景下具有极大优势。

作者简介:金曈,工程师,E-mail: tong_jin@arcplus.com.cn

引用本文:金曈,李进军,王平山.“双碳”目标背景下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8):122-125.

更多精彩文章详见《施工技术》2022年第18期杂志

精彩很多

篇幅有限

如果您想阅读更多《施工技术》 文章

方式有如下两种

01

知网下载

登录中国知网(网址:http:www.cnki.net),点击搜索框右侧“高级检索”,选择“期刊”项,在“ 期刊来源 ”中输入“施工技术”,在“ 指定期 ”中输入期数,点击右下角“检索”按钮,下载你需要的文章吧!

点击下图进入中国知网:

02

购买杂志

点击下图进入购买页面

THE

END